收藏本站
我的资料
   
查看手机网站

“748”工程——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10
发表时间:2024-08-15 10:38作者:孙彬



1.jpg


汤帜,研究员,北京大学王选计算机研究所所长。1983年9月进入北京大学学习,1987年攻读硕士学位,跟随王选老师学习并从事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文档分析与理解、模式识别、信息检索及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等,先后获得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第十五届毕昇印刷杰出成就奖、第八届森泽信夫印刷技术奖一等奖等荣誉,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获发明专利80多项。



1979年7月27日,在王选老师的带领下,精密汉字照排系统的第一台样机调试完毕,在极短的时间内,一次成版输出一张由各种大小字体组成、版面布局复杂的八开报纸样纸,报头是“汉字信息处理”六个大字。这是首次用激光照排机输出的中文报纸版面,标志着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在中国诞生,我国印刷业由活字时代迈入激光照排时代。


接下来,作为技术总负责人,王选老师带领技术人员又于 1990 年完成了基于页面描述语言的报纸远程传版系统,使压缩后的传输信息量只有传真方式的几十分之一,且毫无失真。1992年,《人民日报》用这种方式通过卫星向全国20多个代印点远传版面,传一个版面通常只需要两分钟。同年,方正彩色出版系统研制成功,并首次在《澳门日报》实现了文字和彩色照片的合一编排和输出,出一页彩色版的时间由2个多小时缩短到20分钟以内,从而淘汰了传统的电子分色机。1994年,《深圳晚报》采用方正采编流程管理系统,实现了采编的计算机化管理。


王选老师学识渊博,在那个通信信息技术极其不发达的年代,他就将目光锁定在处于世界前沿的激光照排技术上,并克服重重困难,研制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并成功推向市场。而更令我敬佩的是,面对所取得的成就,王选老师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继续锲而不舍地钻研技术。


2.jpg
汤帜和王选老师


在了解到国际上计算机技术的最新发展潮流时,王选老师描绘出了排版软件未来的发展走向,并把这个项目交给我来完成。正是基于他的前瞻布局,我参与并主持了“方正飞腾排版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该项目获得了2003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之后,我又参与并主持了“基于数字版权保护的电子图书出版及应用系统”,该项目获得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当年,国内出版社以及英国企鹅出版集团等海外出版社通过该系统出版的电子图书已经达到50多万种,使用该系统的图书馆用户有4100多家,其中包括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海外的大学图书馆。基于该系统的“中华数字书苑”多次作为国礼被国家领导人在出访时赠送给国外科研机构或大学。


王选老师的科学成就惊艳世界,他的谆谆教导让我受益匪浅,是他带领我踏进了这一极具探索性的研究领域。他非常注重对年轻人的培养,激发我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年轻的我们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不断绽放光彩。他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了我们团队中的每一个人。王选老师对我的影响更是一种言传身教,如今,我也走上了领导岗位,王选老师“顶天立地”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我。


3.jpg
北京大学王选计算机研究所命名仪式


北京大学王选计算机研究所的前身是1975年成立的北京大学“748工程会战组”,1977年在会战组的基础上成立“北京大学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研究室”,1983年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正式成立,2019年更名为“北京大学王选计算机研究所”。目前,研究所的研究方向包括图形图像处理技术与数字出版应用、认知计算与知识服务技术、跨媒体智能处理与分析技术、数字文档处理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建有硕士、博士培养点及博士后流动站,以及“电子出版新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文字字体设计与研究中心”“新闻出版智能媒体技术重点实验室”“网络与信息安全中关村开放实验室”等科研基地,涉及的业务范围也早已超出了传统的印刷出版范畴。


铭记荣光、承志前行,在成绩和荣誉的加持下,北京大学王选计算机研究将继续发扬王选精神,为实现中国科技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


视频访谈

视频访谈

副标题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副标题